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5章 北伐军威迫京津 皇姑屯张帅丧命(4/6)

作者:胡世奕


且因离终点站已是不远,也就只有张景惠上车陪同,齐恩铭则驾车原路返回。然后,专列又缓缓启动继续向终点站驶进。

皇姑屯车站以东不远就是老道口和三洞桥,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在此交叉;京奉铁路在下,南满铁路在上。

因为,南满铁路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修筑并管理,沿线两侧都被划归“日军”的警戒区;因此,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交叉处的老道口和三洞桥,也就在“日军”的警戒区内,不远处即设有“日军”的岗楼;所以,吴俊升的军队在此处没能布防。

谁知,正是此处的失防,给张作霖和他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原来,河本大作正是选中了此地;他派人在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交叉处的桥下埋了大批**,将导线引至不远处的岗楼中,只待张作霖的专列到来、就起爆。

果然,当专列驶至三洞桥,忽然一声巨响,事先埋在桥下的**被引爆;有十多节车厢的专列,顿时被炸得都脱轨掀翻、甚至于粉碎;死者血肉模糊、难以辨认,伤者大声惊呼、哭嚎不止。

张作霖的“六姨太”马岳清及莫德惠、温守善、张景惠、刘哲、于国翰、“日本顾问”仪峨诚也等人,都程度不等地受了伤。

而张作霖乘坐的那节曾供“慈禧太后”专用、有“蓝钢车”之称的豪华车厢,被崩出有三、四丈远;陪同张作霖的吴俊升,已被一枚铁路道钉穿入脑部而当场毙命了。

张作霖虽然没有当场丧生,但已满身是血伤势甚重。

幸免于难的“三公子”张学曾、“副官”王宪武、“医官”杜泽先等人忙乱中终于找到了张大帅,众人见他伤势严重赶紧加以救护。

此时,刚离开皇姑屯车站的齐恩铭忽闻三洞桥方向响起爆炸声,知道必是发生了意外;于是,赶紧也驶至三洞桥。

于是,张学曾、王宪武、杜泽先等人七手八脚地将张作霖塞进齐恩铭的车内;然后,极速地奔往“大帅府”。

齐恩铭等人将张作霖送到“大帅府”后,立即送上了张作霖“五姨太”的青楼。

此时,在奉天新站迎候的刘尚清等人闻讯后也接踵而至了。刘尚清见“大帅府”内乱作一团,则一面约束众人、不可慌乱,一面立即组织对张作霖进行抢救。

然而,终因伤势太重,张作霖没能留下一句“遗言”即于当日上午九时不治身亡。

就这样,堪称乱世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遽然离世了。因为,事发地离皇姑屯车站不远;故而,史称“皇姑屯事件”或“皇姑屯炸车案”。

“皇姑屯炸车案”发生后,刘尚清揣知必是日本人所为;其目的无非是为了“除去已被其视为绊脚石了的张作霖;然后,趁‘安*国*军’群龙无首之机,占领奉天进而控制东三省”。

事发当天,日本陆军部立即有关“皇姑屯事件”发表《声明》以示自己“清白”;同时,“关东军”以“协助勘查”之名将“出事地段封锁了”;并按《计划》将“已准备了的两名中国人杀死后、抛尸于现场当了替死鬼”,诳称“是炸车的间谍,被当场击毙”;且在两具“尸体”的衣袋中、故意放置了“‘国民政府’指示其行动”的《手谕》,欲以此“嫁祸于南方‘国民政府’而为自己开脱”。

果然,对事发现场进行勘查后,日本人即用“中、日”两种字发表了《关于老道口现场调查报告》,以证明“‘皇姑屯炸车案’与‘日军’无关,而是‘南京国民政府’指使人所为”。

然而,日本人的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明眼人很容易就能识破,只能是自欺欺人的不打自招。

然因,刘尚清见张大帅已命归西天,“安*国*军*政府”失了主心骨;即使明知是日本人所为,却也不敢将事情挑明了而与日本人翻脸;再,在此节骨眼上、东三省该何去何从?这却是摆在刘尚清面前的最大难题,令他一时不知所措了。

时有深沉练达的“奉天省督办公署参谋长”藏式毅建议:“应秘不发丧并严密封锁消息,绝不可让日本人获知张大帅的死讯。”同时,赶紧通知张学良,要他“返回奉天,主持大局”。

刘尚清采纳了藏式毅之言,遂故意放话“张大帅只是受伤,并无大碍,不久即可视事”。

于是,“大帅府”内一切如常,未见悲怆之态、不闻哭泣之声;每天,厨房照常为张大帅张罗膳食;“医官”杜泽先按时为张大帅换药,连病历记录也一字不漏地填写无误;只是,允许进出青楼的只有“五姨太”和贴身“丫环”。

果然,张作霖被炸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日军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松井石根、“关东军第十师团长”本庄繁及张作霖的“日本顾问”菊池武夫等人即来探视,欲确证张作霖死讯后、以作进一步行动。

不过,日本人的探视,都被刘尚清与藏式毅沉着地应付过去了。

藏式毅以“张大帅刚受惊,须静养不宜打扰”为由,使探视者都只能隔着窗户瞧;而当瞧见头缠绷带的张作霖静卧床上、无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