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汉奸献策(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伊稚斜气急败坏,在王帐内痛斥了几名看不顺眼的匈奴贵族,又下令斩杀了几名汉人‘女’子,最后,一直沉默不语的中行说发话了:“大单于不必如此生气,汉人诡计多端,和我大匈奴的骑兵硬碰硬却是占不到便宜的,战事起自右贤王处,其麾下也有数万‘精’兵,足矣牵制大量汉军,我主力应当按兵不动,以逸待劳,右贤王可是当年军臣单于的宠臣,让汉军消耗一下他的力量也没有坏处。-”

伊稚斜:“都是军臣单于这个老东西的错,动不动就和汉人和亲,任由其发展壮大,今日卫青麾下之汉军已经大不同于往日,可以和我大匈奴的‘精’骑相比呢。”

中行说:“烛火之光,岂能同日月争辉?汉人只有一个卫青,我军只需抓住一次时机围而歼之便可一劳永逸,当下这些微不足道的损失不值一提。老臣有一策,遣左贤王出击,不管胜负如何,势必撼动汉军的部署,大单于可伺机而动,此战汉军十余万骑兵尽出,想来是汉军的所有‘精’锐,到时候大单于大不了倾全国之力,一战而全歼之,汉人将数年内无力翻身,到时候就算是剑指长安,问鼎中原也未可知。”

伊稚斜:“先生所言甚合我意,左贤王一旦击败右北平的汉军,不怕他汉人不‘乱’了阵脚。”

左贤王得令后不敢不从,率军出战张次公、李息,无奈他也心虚,和汉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双方各有损伤,便急匆匆后撤,张次公、李息本就是疑兵,也不敢冒进,旋即也向右北平后撤。

此时,右贤王部被全歼的消息传到了王庭,伊稚斜大怒,却也无可奈何。公孙贺、苏建合兵一处,在匈奴人的地界扎营‘操’练,卫青所部也在不远处驻扎,还挟裹着右贤王部的百万头牲畜,一万五千名俘虏。伊稚斜咬牙切齿,飞马传令,召集所有草原部落,意‘欲’围歼汉军。

不久,各部陆续派人来王庭,声言‘春’旱马瘦,加上牛羊产崽,实在无力征伐。这也是实情,骑兵征战,全靠马力,而匈奴的生产生活,行军打仗都离不开大量牧民赶着牛羊来做支持保障,‘春’天本来就是草原上最忙碌的日子,加上熬过冬天的马匹瘦弱无力,实在不能和汉人作战。

控弦之士数十万,不过是夸下的海口,真正能战者,是在牧人中百里挑一才选出来的。莫顿、老上、军臣等历代单于对骑兵的要求甚高,所以一直以来,匈奴铁骑都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这也是草原部落所向披靡的关键所在。自从汉人中有了卫青,从龙城到如今,已经历经四战,损失的可都是草原上的‘精’锐。

伊稚斜气血攻心,连日来只好饮酒解闷。此时,被打垮的右贤王带着失去畜群的子民来到王庭驻地,一时间又增加了几万张等着吃饭的嘴。右贤王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甚至比失去家园的白羊、娄烦两部更惨,其部落所属共有子民二十余万,散落在草原各处,其中能骑‘射’之士超过五万,和右贤王在一起,此战整个部落损失过半,一万五千余名青壮被俘虏,战死、不知所踪、尚未归队者超过万人,还有一万多伤兵,运气好的轻伤者能撑过来,但是也将有数千人不治而亡。

活着的人也好不到哪去,口粮被汉军焚毁,牲畜被汉军夺走,衣食无着,就眼巴巴的等着大单于来救济。伊稚斜的部署也不好过,今年的‘春’旱更甚往年,本来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下更是一筹莫展。

伊稚斜痛斥了右贤王的无能,并鞭挞其左右将军、谋士,随后又要杀他,此时的王帐内可都是伊稚斜单于的亲信,无人给右贤王说情,倒是中行说冷眼旁观许久后缓缓起身,道:“大单于息怒!大敌当前,自断手足不可取,右贤王也是一时疏忽大意才让汉人有机可乘,如今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就请大单于绕了他吧。”

伊稚斜对中行说向来是言听计从,此时也不例外,哼了一声,道:“看在中行说的面子上,饶你不死。”

中行说接着说道:“大单于虽然饶恕了右贤王,但右贤王战败致使我王庭左翼暴‘露’在汉军之下,大单于不可不提防啊。”

伊稚斜:“是啊,汉人就在右贤王的地盘上,对我王庭虎视眈眈,还有右贤王部属数万众,都挤在我王庭,要吃要喝,你们都说说,该怎么办?”

众人哑口无言,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小数目,各部各族的口粮都紧张,没人敢出声。

中行说又说道:“老臣有一策,如今形势危急,大单于麾下的兵马应当加强,右贤王的溃兵中有不少青壮能战之士,大单于何不遴选编入麾下,一来这些人衣食有了着落,二来也是对抗汉军的生力军。遴选余下的,右贤王可带回旧地,筹措粮草,也算是大单于替你减轻了负担。”

中行说此招落井下石,可谓毒也,一则趁机让伊稚斜吃下右贤王的数万青壮,二来能将年迈体弱者赶出王庭驻地,他料定,刚刚吃了败仗,差点就被砍了头的右贤王绝对不敢反抗。

果然,右贤王只有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乖乖就范。伊稚斜麾下平添了几万‘精’兵,而右贤王垂头丧气的领着嗷嗷待哺的老弱子民回到故地。此时,卫青已经带着俘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