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五十七章 连续进攻(1/2)

作者:泰梦
在撒马尔罕的郊区,苏军守方的司令官都把坦克一辆一辆开上来,尽力制止中华军坦克楔形攻势扩大。

这一行动不出所料,使得中华军那已摆好阵势的攻击机和攻击直升机编队对苏军那种停停打打的反击予以重创。

到傍晚,苏军装甲部队只剩下十分之一的坦克还能投入战斗。

6月6日,中华军重新进攻,但是他们推进的企图却受到阻遏,他们的装甲部队白白付出代价,中华军已不可能把插入发展为突破。

道路变得狭窄,大规模展开楔形攻势的中华军装甲部队陷入苏军反坦克炮的强大包围圈。

等到装甲部队在仍然狭窄的战线上推进而遭受更多损失时,这种使用不当的感觉在官兵当中就越来越普遍。

于是,一个新计划取名为增压作战计划这个名称起得很好,给执行者的印象是,这是一个截然不同和更有成功希望的计划。

中华军第2装甲旅已调到北面来增援,雷鸣中将也在这战火暂息之间,乘机重整部队。

第25,26装甲旅在前面,有些损失的第24装甲旅也跟在后面。

双方军队就必然更加集中,这在战术上是对雷鸣中将有利的。

中华军只好更加依赖单纯猛攻猛打的空中攻击。他们的飞机在数量上占有极大优势,只要痛下决心杀下去,中华军还是必然胜利的。

雷鸣中将的新攻势始于6月12日,计划是从已在苏军前线打开的大缺口,向北面沿公路和铁路推进直奔杜尚别。

他的打算是先掐掉苏军,然后在撒马尔罕形成口袋,由新到的第28装甲旅解决战斗。剩下的部队沿着公路向南挺进,到达杜尚别。

可是这个新攻势在布雷区搁浅了,苏军布雷迅速。

即使如此,在这次进攻稍稍停止时,雷鸣中将也自以为很幸运,因为这时候苏军的兵源已经越来越少。

苏军只剩下九十辆坦克,而中华军三个装甲旅在场的还有八百多辆坦克可供使用。

因此,苏军付出的代价是将近十四辆坦克抵中华军一辆坦克,但是,现在中华军坦克的优势比例却已经上升,现在是十一比一了。

雷鸣中将在19日写信给他妻子:“晚上,我睁大眼睛躺着,无法入睡,因为我双肩挑有重担。白天,我疲乏得要死。如果这里出了毛病,那末会怎样呢这种想法日日夜夜折磨着我。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无法对付。”

这封信分明道出,不仅仅是士兵,而且是中华军的战地司令官,都已经紧张得快受不了。

在连续受阻雷区之后,中华军装甲部队一次又一次又停滞不前,雷鸣中将就此更加郁闷,更加焦急。

首当其冲的是中华军总参谋长兰黎明上将他力使消除疑虑,但内心里却越来越怀疑,本人也不再象他表面那样自信,他私下里承认他是忧虑的。

在6月12日凌晨开始的新进攻,又没有多少进展,雷鸣中将已经有了进攻或许应该停止的心情。

原因是,布雷区再一次造成更多的耽搁,而抵抗力量又比预计的更加顽强。

天亮时,开路的第25装甲旅发现刚好处在叫拉赫曼尼道上非常密集的反坦克炮火网之中,而不是象原来计划的那样处在炮火之外。

在那个局促的阵地上,遭到苏联装甲部队残余力量的反击,战斗一天,中华军的坦克和步兵战车损失4辆。

残余苏军部队知道只有英勇地坚持战斗,后续部队才能组织新的防线。

经过顽强战斗,中华军刚过拉赫曼尼道,也都被遏止住了。

到傍晚战斗结束时,中华军因作战和机件发生故障而遭损失的坦克,大约已经有了100多辆。

中华军再次受阻后,形势看来很暗淡,特别是从远处来看,天气开始变坏,空军的支援在减弱。

不过就要云开雾散了。因为到那一天结束,苏军的兵源和装备已经耗竭,令人惊异的是,苏军竟然防守得这样长久。

防守得最顽强的,是苏军的第15,16师,作为二战的苏联功勋部队,即使在这一战开始时,战斗力也只有15000人,后来在炮火轰击下已减少到2000出头。

更加糟糕的是,苏军只剩下20多辆坦克可投入战斗,而中华军仍拥有00多辆因此他们现在对苏军的优势就成为三十比一了。

至于苏军的那些薄皮侦察坦克,已经被中华军的炮火粉碎,个别幸免的有不少也纷纷向西逃窜,在战场上消失了。

那天晚上,苏军剩余部队决定分两步向西撤退。苏军正在照此撤退时,斯大林竟在2日正午后不久发来一道不得违抗的命令坚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撒马尔罕至杜尚别之间的阵地。

苏军这样一转向,在较远的后方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抵抗,而要想在两个城市间重新抵抗,也是白费力气。

苏军向西撤退的部队,中华军空军已在2日凌晨侦察到,并已上报,这自然促使中华军空军继续并加强进攻。

24日拂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