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封禅大典(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狼居胥山云雾缭绕,山顶尚有积雪覆盖,十分壮丽。。 更新好快。霍去病决定举行封禅大典,“封”为祭天,“禅”为祭地,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以祭祀上天,一为宣告击败匈奴的壮举,二为告慰征战沙场壮烈牺牲的英魂。

霍去病发三千军士,在狼居胥山顶筑坛,沐浴更衣之后,亲自登顶,跪地祷告上苍,封礼毕,霍去病放眼四顾,只见悲风扬沙,四野苍茫。当下强敌远遁,这万里荒原便是大汉的疆域,霍去病命军士们堆土增山,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封狼居胥”成语即来源于此。今后的两千多年,”封狼居胥”作为对中原王朝的将军们荣立战功、开疆拓土至高无上的旌表。

封罢狼居胥山,随军的民夫满载缴获物原路返回,霍去病继续整军向北追击。他心中有一团火,也是一种策驱,他需要发泄。

汉军快马加鞭,一路追击,从狼居胥山算起,又向北方‘挺’进了千余里,沿途对左贤王的残部进行了清剿,又毫不留情地收拾了无数个匈奴小部落,大军直抵匈奴境内的另一座大山——姑衍山,霍去病在此又举行了祭地禅礼。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曾经被动挨打的汉人,也有了扬眉吐气的今日。

霍去病继续北上,肃清沿途所有的匈奴部族,终于抵达北海之滨。北海也名瀚海,即今今天位于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大汉铁骑饮马瀚海,耀武扬威,无人敢挡,盘桓数日之后才从容回返。

此役,骠骑将军霍去病所部共斩获敌首七万零四百级,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名部落王,俘获左贤王部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缴获敌人牛羊粮草无数,彻底肃清了匈奴左地之敌,封狼居胥,禅姑衍山,饮马瀚海,扬大汉之国威。

回来的路上,意外发生了,许多战马都得了瘟疫,先是不食草料不饮水,而后急速消瘦衰弱,最后倒地不能动弹,军中兽医束手无策。慢慢的,瘟疫在军马中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军马倒毙。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所部一样,战马死亡数目日益增多。

接近汉境之时,士兵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连骠骑将军本人也没有幸免。不过,人要比马复杂的多也坚强的多,大部分军士在服用了军医的‘药’汤之后出现好转,霍去病自负身体强健,不屑服‘药’,依然行动如常。

这就是中行说临死前的毒计,他教唆匈奴人极尽恶毒伎俩对付自己的故国,无所不用其极,对大汉的痛恨甚至远超一般的匈奴人。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汉朝的制度让他成为了一个宦官,丧失了一个男人最基本的尊严,二者,得罪了窦太后,将其作为一件礼品送给和亲公主陪嫁,使其远离故土亲人,来到这莽荒苦瘠的塞北之地。这一切都深深刺痛了中行说的心,在一脚踏出长城的时候,他就暗自立下誓言,要拼尽今生之力,与汉朝为敌,让汉朝的皇族感觉到自己经历过的刻骨之痛。

在卫青横空出世之前,中行说在匈奴可谓风生水起,他为匈奴人制定的方略屡屡获得奇效,依仗匈奴骑兵的强大战力,中行说极尽羞辱汉朝之事,让汉庭头疼不已。中行说不满足于一个保守的匈奴单于,只懂得索取汉人的金钱美人,他希望匈奴能狗痛击汉人,甚至兵锋直‘逼’长安,打到汉朝的心腹之地,只有这样的切肤之痛才能弥补他的心头的愤恨,所以,中行说推动了一场异国的政变,协助伊稚斜夺取单于之位,想要变本加厉地折腾汉朝。卫青的出现悄然改变着双方的态势,他的连战连捷让汉匈这对世仇宿敌之间攻守易形,中行说的梦想就此破灭。

中行说无力回天,却也不想让汉军舒服,所以他用了最为恶毒的一招。那个时代,瘟疫是可怕的,几乎无‘药’可医,所以没有人会轻易将其扩大,但一辈子未能如愿,将行就木之时赏心有不甘地他说服了匈奴高层,发动了这场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生化战。

谁也不会想到,敬重自然,叩拜天地的草原民族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来,所以,擅长取食于敌的汉军不经意间就中了‘奸’计,尤其是霍去病,他每餐必食新鲜牛羊‘肉’,兴致所至时常豪饮草原上的清泉,就在不知不觉之间,病根儿已经埋下。

长城以南,大汉帝国上下欢腾一片。与先前卫青初战取胜时的心情不同,如今人们欢庆是因为终于彻底击败匈奴了,几十年的准备,几十年的重赋苦役,几十年的征伐终于熬到头了。

皇帝也早已习惯了胜利,打了几十年,双方的家底儿都一清二楚,出征之后唯一的变数让他紧张,但是他更愿意选择相信卫青,卫青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士兵们都已跟随他死战为荣,因为他从未让部属失望过,这一次也不例外。

卫青在漠北击败伊稚斜的单于本部,霍去病又横扫两千里,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匈奴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们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悲歌,表达着对失去家园的愤恨和悲怆,也是对汉家儿郎反击外辱,开疆拓土的无上褒奖。话又说回来,每个民族都有生存的权利,因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而轻易发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