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汉军威武(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汉军五百骑士五百张硬弓,一同对准江面,一阵箭雨,匈奴人大半中箭,因惊恐躲避箭支而落水者甚众,侥幸躲过追杀,逃过弓箭攻击者寥寥无几,望着滔滔大河,张次公意犹未尽,遍寻白羊王、娄烦王不见踪迹,更是遗憾。- *小说&

中军举旗收兵,张次公只好率部和大军会和,收集战马一起向南追杀逃敌。

南逃的匈奴已如惊弓之鸟,只顾逃命不敢恋战,卫青索‘性’展开了一场大练兵,汉军以千人队为单位,轮番包抄截杀匈奴,自诩为狼的匈奴人此刻就想被猫玩‘弄’的老鼠一样,只能被动挨打。

此时,大局才算是真正定了下来,汉军情绪高涨,如同围猎一般戏‘弄’、‘射’杀敌人,数十年来,匈奴完胜汉军,失败、毁灭、死亡、耻辱如影相随,此刻才真正得以扬眉吐气。

当然,此刻汉军是不会放过匈奴人的头颅的,很快,空闲的战马身上就满是敌人的头颅,俘获的敌人也拴在马上一起带走。

漫山遍野、不计其数的牛羊,曾经是匈奴人的衣食父母,如今却成了汉人的战利品,汉军拨出部分人专‘门’驱赶它们,‘交’给了随后赶上来的李息所部。

李息大军虽然未能参战,但断了匈奴北逃之路,也算有功,如今带回数百万头牲畜,全军上下也是兴高采烈,唯有主将李息一人满怀惆怅。

李息对身旁的心腹道:“同样是统兵三万,同样是出塞草原,卫青横扫河南,而我等只能作壁上观啊!”

心腹校尉安慰他:“此事怎么能怪将军呢?是皇帝偏心小舅子啊,将主攻的任务给了卫青。”

李息正‘色’道:“休得胡言!陛下之眼光,旷古罕见,卫青之才华,举世之无双,出云中,千里迂回,穿越大漠戈壁,攻占高阙,再南渡黄河,横扫河套,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我李息就是再自负,也不敢想象能自己能胜任。”

河套草原上,汉军还在紧紧咬住匈奴不放,不过此时对汉军骑士来说,娱乐训练的成分已经大于作战了,匈奴就想砧板上鱼‘肉’一样,任由宰割,汉军时而冲杀时而包抄,充分利用匈奴来训练各种战术。有时候索‘性’将匈奴围而不攻,停下来研究战术。

卫青身上有伤,又经历了黄河南岸的一战,伤口早已裂开,鲜血渗出,在军医和校尉们一致要求下才按下营寨,匈奴早已‘精’疲力竭,巴不得有汉军停下来,倒头便睡。

汉军杀羊宰牛,大快朵颐,胜利者的战利品别样味美。当然,卫青肯定不会闲着,马上就开始了战术总结:“此战收获颇多,一者,身为主将我以身涉险,险些遭遇不测,酿成大祸,日后必须要引以为戒;二者,我军在黄河南岸与匈奴决一死战,步军发挥巨大威力,实属意外,虽然骑兵有诸多优势,但汉军的传统兵种亦并非一无是处,步卒尚如此,汉军的武刚车想必也能一用,要打匈奴,在战术上还是可以再有改进的地方;三者,我军河套数个来回,穿越大漠戈壁,行程数千里,此战之后,我汉军骑兵才是真正的骑兵,马背上的骑兵。”

苏建拱手道:“自先秦以来,中原屡遭胡虏蹂躏,汉军饱受屈辱,将军披坚执锐,终有今日之扬眉吐气。”

卫青:“卫青本草芥之人,幸得陛下慧眼,才有机会为国效命,都是将士们舍身忘我,浴血杀敌才有了难得的胜利,汉军战绩,必将彪炳青史,青不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张次公正在啃着羊‘腿’,闻言起身道:“我汉军与匈奴也打了几十年了,名将是打出来不少,可那惨状就不用说了,一败再败,谈起匈奴就像老鼠听到猫叫唤,直到将军龙城一战,汉军才算是有了斩获,将军出雁‘门’,再斩匈奴数千,汉军才‘挺’起腰杆了。如今我军‘荡’平了河套,收复了先秦故地,将军居功至伟。”

李沮道:“故秦名将‘蒙’恬、秦皇长子扶苏率三十万大军,一战而定河套,如今将军以区区三万人马便横扫河南,谁人敢说不是煌煌功勋?”

卫青:“诸君偏爱卫青,不吝溢美之词,青实在惶恐不安,‘蒙’恬、扶苏一战而平河南,打得匈奴数十年不敢南下牧马,青岂敢自比先人?如今匈奴虽败,但未伤及筋骨,诸君切不可轻敌,如果都有如此想法,则大汉危矣,汉军危矣。”

众人正要反驳,卫青举手制止继续说道:“匈奴披甲控弦之士数十万,眼下重点放在东线渔阳、右北平一带,河南之地不过区区数万众,我军取胜,是情理之中,不足以骄傲自满,妄自膨胀,更不能放松警惕。轻敌者,必危矣。要真正解除匈奴的威胁,日后还有硬仗要打啊。”

李沮:“将军所言极是,是我等思虑不周。”

卫青:“我们在此欢庆胜利,不知道据守右北平的李广将军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压力。我等侥幸,能收复河南,也有李将军牵制敌人的功劳。”

众人素知李广看卫青及不顺眼,颇有微词,屡屡出言不逊,而卫青隐忍不发,处处以礼相待,如今,他对李广的担忧确实情真意切,李沮是李广的远房族弟,同出陇西李氏,原本对卫青也抱有偏见,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