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摧枯拉朽(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汉军的铁甲和盾牌起到了防护作用,挡住了匈奴人的箭。- *小说&

汉军并没有给匈奴人喘息的机会,瞬间已经杀到了眼前,汉军骑‘射’虽不如匈奴,但是靠近了威力也不逊于敌人,漫天的飞箭吞没了匈奴,没有盾牌防护,身上只穿了皮夹的匈奴人转眼间死伤了一大片,冲锋的脚步被打‘乱’了。

张次公收起弓箭,大喊道:“弟兄们,为我汉人死难同胞报仇的机会到了,拔出你们的宝剑,砍向你们的人,为我们乡亲父老报仇雪恨。”

汉军骑兵吆喝着,跟随张次公冲入敌人阵中,双方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战,现场一片‘混’‘乱’,雪亮的环首刀和汉剑高高举起,金铁相‘交’之声不绝于耳。

此时,从西面包抄的苏建也杀出来,两面受敌的匈奴人大骇,虽然双方胶着之下无法逃跑,但是心虚那是肯定的。匈奴人在汉军生力军的冲击下阵脚大‘乱’,胆小者已经开始往没有汉军的南面、东面后退。

这个时候,南边突然出现了一支打着匈奴旗号的骑兵,规模有上千人,他们看到眼前的‘激’战,全都兴奋起来,口中嚯嚯叫着,冲了过来。

由于双方军队完全‘交’织在一起,所以新加入的匈奴人并没有放箭,而是直接冲了过来,已经被汉军完全压制住,如同惊弓之鸟的匈奴人这下犹如起死回生,立马‘精’神大振,可惜的是,人数悬殊,汉军也不是吃素的,很快,他们就被消灭殆尽,‘腿’快的,胆小的打马跑向了援军。

汉军没有丧失战机,很快略微收拢了一下队形,又冲向了新来的敌军。这支匈奴是白羊王部的游牧者,接到白羊王和娄烦王发出的命令,就近集结起来的。他们凑了一个千人队便急忙向北冲来,生怕错过了这场人人有份的盛宴。

很快,他们将开始后悔,者确实是一场盛宴,可惜的是摆在桌上任人宰割的将是曾经草原的主宰者。

待到汉军整好队形,发起充分,匈奴人已清晰可见,双方依然是老规矩,互相一通骑‘射’,此时的汉军已经放下了沉重了盾牌,所以双方互有伤亡,匈奴人气焰嚣张,嚯嚯大叫,将队形散开,似乎是要将汉军合围,一口吞掉。

张次公呸的一口吐掉口中的血水,‘摸’了一把满是鲜血的脸,对苏建道:“狗日的匈奴人太自不量力了,尽然要蛇吞大象,看我们今天不撑死他个狗日的。”

苏建哈哈大笑:“好啊!送上‘门’来的‘肥’‘肉’,吃了它。”

遂传令,汉军也左右散开,和敌人形成正面碰撞之势。汉军人数要明显多于匈奴,排成的人墙要厚很多,可是匈奴毫无畏惧之‘色’,直冲过来。

此时形势又有了变化,汉军的左翼也杀出一对人马,看旗号正是中军主将卫青带领的汉军主力。张次公大喊:“这下好了,这口‘肥’‘肉’我们吃定了,他们绝对跑不了了”

苏建冷静地下令分出两千人向西迂回,形成右翼,打东边来的汉军自然就是左翼,三部形成了一个口袋的样子,志在围歼这支匈奴千人队。

虽然人数悬殊,但匈奴人并不惊慌失措,依然保持着乐观,他们对汉军的优越感实在太过根深蒂固,面对八倍于己的汉军,仍然在幻想着胜利。纵观汉匈之间的‘交’战历史,这种自信是有渊源的,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携一统天下之余威,北征匈奴,匈奴人出兵‘诱’之,屡屡以一万骑兵挑衅三十万汉军,尚可从容而退,可见其骑兵之迅捷强悍,最后,汉军被匈奴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困在了白登山上,费了很大周折才脱身。

惠帝、文帝、景帝三朝和武帝执政前期,匈奴时常来犯境,几乎可以说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从容的就像是逛自家后院,汉军展开了殊死抵抗,但实在是克敌无方,往往杀伤一个敌人,自己要付出十几二十倍的伤亡数,有时候,汉军十倍于敌人,迎战匈奴也常常大败而归,匈奴的自信也因此而生。

双方快速撞在了一起,匈奴人纷纷拔出弯刀,而汉军前排都端着长枪和长戟,后排不少人举起了手中的单兵弩。这种弩轻便易携带,不像弓箭那样要求‘射’手有一定的臂力和技巧,它对使用者要求不高,同时‘射’程也有限,只能用在两军面对面厮杀的时候。

这些不起眼的手弩发挥了作用,随着弓弦声响起,冲在前面的匈奴纷纷落马,虽不至于历时毙命,但也算是减少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一轮弩箭之后,汉军前排的长枪已经刺向了敌人,凭借着长度优势,有一批敌人落马,这时候,汉军才举起了手中的环首刀和汉剑。

不用细说,此时,战场上已经呈现了一边倒的态势,傲慢的匈奴人被汉军突如其来的变化震惊了,惊讶之余,匈奴人多少带着些不服气,不甘心的情绪,不愿接受现实,还想着要扭转战局,这下正中汉军下怀。

汉军以五人为一伍,虽然陷入了‘混’战,但一伍五人不‘乱’不散,互相照应,互相保护,在人数占优,获得局部压倒‘性’优势的时候,五人更是相互配合,威力巨大。

如此,匈奴如何能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