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龙城飞将(2/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是如今不打能行吗?”

军臣单于道:“那中行说你说说,我们应该打汉朝的哪里?应该怎么打?”

中行说:“汉人依靠长城,阻挡我大匈奴的铁骑,汉军重兵拱卫京师,如果我军能攻击远在东北方向的上谷、渔阳两郡,汉人必定鞭长莫及。而且,攻打这两郡,还有一个好处,汉军就算来增援,也须得耗费时日,我军以逸待劳,占尽先机。”

匈奴军臣只不过习惯抢劫汉朝边城,没有什么战略眼光,对中行说自然言听计从。

长安,汉未央宫。汉武帝的案几上,已经是第三封来自边关的军报了。匈奴持续袭扰上谷,渔阳两郡,多次突破城墙,抢掠一番,扬长而去,过几日又会回来,反复如此。这已经是两郡太守的第三次求援了。

书中言,如若朝廷援兵不止,匈奴就可能攻占边郡,而汉守军只能‘玉’碎殉国。

皇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卫青,但随即又摇头否定了,最后他选了老将韩安国。

皇帝单独召见韩安国,皇帝道:“边关情形危机,匈奴屡屡寇边,我汉军新军练成尚需时日,朕环顾上下,除老将军之外,朝中实在再无可用之人,朕不得不请老将军出马啊!还望韩将军莫要推辞为好。”

韩安国其实已经抱病多时,但皇帝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敢再推辞,称诺领命。

皇帝:“匈奴盗边,尤其以渔阳受害最为严重,朕命你为材官将军,统领北军两万军骑,奔赴边关,会同上谷、渔阳、右北平守军,据守渔阳,给朕牢牢守住北方边境。”

韩安国跪拜在地,道:“臣叩谢陛下。臣必定鞠躬尽瘁,肝脑涂地,绝不辜负陛下之信任。”

卫青正在霸上的军营里,龙城之战归来,皇帝便命他不问俗务,一心治军。

龙城之战的胜利掩盖不了汉军被匈奴重创的事实,此次战役,暴‘露’了汉军太多的不足,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漏‘洞’,都有可能成为未来致命的软肋。虽然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但卫青希望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卫青别过母亲妻子,便一头扎进军营。

此前,公孙贺以太仆,轻车将军的名义,在关中一带广招良家子弟入伍。关中是先秦故地,自古就有尚武之风,从军、立功、光宗耀祖,是一个农家子弟最好的出路,如今又有卫青这个的一个成功典范在,自然应者如流,公孙贺很快招募了三万新军。

皇帝下令,卫青可以调配一切资源,按需要,“便宜行事”,所谓“便宜行事”以为着卫青可以独揽大权。卫青当然深知其中利害,得势之时没有忘形,反而愈加恭敬谦和,对待士卒呵护有加,对待士人以礼有节,见到世家重臣也是不卑不亢,一时间,卫青忠厚、仁义之名众人皆知,军中,卫青的威望也进一步提升,只是世家子弟依然看不起他,对于卫青的龙城之战,世家子弟认为这只是侥幸。

如今李广被罚为庶人,而奴隶出身的卫青却独掌军务,这让世家豪‘门’免面上无光。京城豪‘门’中,无处不在说卫青靠着‘女’人上位,侥幸一战获得封侯,实则是个大草包,汉军‘交’到他手上肯定一蹶不振。

卫青丝毫不为舆论所动,每日严格要求自己,与士卒同甘苦,清晨起来一起‘操’演训练,一日都不曾懈怠。卫青治军,号令严明,但又不苛刻,赏罚分明,却有人情味,对士兵们的生活也十分关心,所以无论士兵还是将校,都尊敬卫青,愿意在其麾下效命。

所以,对于卫青这个人,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传到卫青耳中,让他哭笑不得,只好置之不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