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穿越黄沙(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近年来,匈奴愈加强大,东胡人迫于武力,对匈奴俯首称臣,但是,对于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国土,东胡人也是寸步不让。- *小说&东胡屈服,对匈奴人来说就足够了,毕竟东胡不像汉朝那么富庶,所以在汉匈展开对抗的情况下,匈奴人也在小心的避免和东胡人发生大规模冲突。

卫青正是依照这个特点进行行军路线选择的。在东胡和匈奴的接壤处,双方都没有常驻军队,甚至为了避免发生冲突,双方都约束自己的牧民,不在此处放牧,所以,沿着上郡城直直向北方的狭长地带,是一片真空地带。

非但如此,从上谷往北,越过长城,就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沙漠,匈奴和东胡均不设防的原因还在于他们认为缺少战马牲畜的汉军没有能力越过沙漠作战。其实不要说匈奴,就连常年和匈奴打仗的汉军名将李广、程不识等也认为穿越沙漠是徒劳之举,每次行军避之不及。

卫青利用的正是这一点。既然连汉军都认为此处不可能通过,那如果穿越沙漠,自然无人觉察。

此次出征,是真正意义上的首战,大汉帝国对异族人宣示,反击侵略的战争就此开始。卫青知道皇帝的心意,所以他将目标定在了匈奴人的腹地,匈奴圣地——龙城。

龙城,是匈奴的祭天之处,位于今天的‘蒙’古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匈奴是一个游牧的民族,平日里居无定所,四处游牧,只有在特定的闲暇时间里,才有机会聚集到一起,祭祀祖先和神灵,所以,龙城,是匈奴人心目中的圣地,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所在。要达成皇帝震慑强敌,对外宣战的目的,没有一个地方会比龙城圣地更加合适,攻占它,将是‘插’向匈奴心口的一把尖刀。

这是一个晴朗的夜,繁星满天。凌晨,大军悄无声息的穿过长城,进入到草原,只有些许星光,漆黑的草原上无法辨别方向。还好各营早有准备,卫青早就将按照星象辨别方向的方法教给了各营校尉。

卫青将麾下一万军骑分成了三部分,他自领五千人居前,苏建和张次公各领两千人分居左右两侧,和主将拉开有两三里的距离,一旦行踪暴‘露’,大军左右皆可呼应,互为犄角之势。为防备后背受袭,荀彘和郭昌领一千人断后。

卫青的计划大胆,超出了汉军以往的思维方式,卫青料定,非但匈奴人不会察觉,就连汉军也被‘蒙’在鼓里。全军不派斥候来往侦查,而是全速前进,直指北方,军士中多有不解之人,询问领兵校尉,校尉统一口径,以保密为由,严禁‘私’自议论。

其实不光普通军士,就连校尉们也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

卫青骑马驰骋在队伍的最前面,一道道军令被传令兵传达下去,全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待到天光放亮之时,原来脚下丰美的草原已经变成了戈壁滩,这里,就是沙漠的边缘地带。成片的胡杨林,在晨光下散发出令人震撼的‘色’彩,正是金秋最美的时节。

骑士们无暇欣赏美景,在满是金‘色’胡杨林的河畔稍作休息,吃过干粮,用粟米喂过战马便有急急的上路了。

越往北方越是荒凉,大片的胡杨林逐渐变成了零零散散的可见的几颗,到最后,一切有‘色’彩的植物全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黄沙。黄沙中的世界,是生命的禁区,不见一个活物,目力所及之处,尽是一片死寂。偶尔,才能见到巨大的胡杨树桩,巍然屹立不倒,诉说着无尽的沧桑。

沙漠的荒凉确实骇人,汉地的军马何曾见过这番景象?一时间停滞不前,三军聚集,这种不安逐渐传播开来。军中已经有人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军士大声嚷嚷道:“这是大漠啊,寸草不生的大漠,将军带我们来这里是干什么?没有人能走出大漠啊。”

旁边还有人随声附和:“是啊,进沙漠就是死,我们不能这样白白送死啊!”

这些羽林骑郎虽然训练有素,但毕竟没有经过实战洗礼,更是很少有人见过沙漠,如今一番吵闹,眼见军心就要‘乱’了。

卫青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正待发话,一旁的张次公已经从马上跃下,环首刀直指当中鼓噪,声音最大的那名军士,张次公丝毫没有迟疑,挥刀,只见刀锋闪过,鲜血喷溅,人头已经落地。

张次公大声道:“违抗军令,‘惑’‘乱’军心,迟疑不前者,斩立决!”

三军惊骇,鸦雀无声,继而是一片嗡嗡‘私’语声。

卫青立马,手举天子之剑,大声道:“这是天子之剑,可斩将校。吾传令三军,全速前进,穿过大漠。违令者斩!‘乱’军心者斩!”

一旁的随从立刻用旗语将军令发出,很快全军行动起来了。未知的世界是恐怖的,但眼前的死亡更为可怕。张次公出身匪盗,凶悍之‘色’,远超常人,而且他对卫青佩服的五体投地,唯以车骑将军马首是瞻,执法从不手软,血洒黄沙,众军莫敢不从。

大漠并非如此可怕,对于这次行军的路线,卫青早就已经细细考查过。这片沙漠不过百余里,饶是沙中难行,一日之间,亦可轻松穿越。军士的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