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无功而返(1/2)

作者:某某某某某网友
三十万汉军剑出鞘、弩上弦,等待匈奴单于落网,全军上下紧张异常,毕竟汉军数十年来和匈奴人作战从未占过便宜。- *小说&依据韩安国的安排,汉军分为三路,马邑城外的山坡上是主要的设伏地点。马邑城就是依靠着这两道山梁修建而成,山坡上全是高大的白杨树,宽阔的树叶将大军完全遮挡住,军纪严明的汉军鸦雀无声。

‘精’干的传令兵在各处穿梭,带来了护国将军韩安国的指令:“继续埋伏,暴‘露’者杀无赦!擅自攻击者杀无赦!得令不前者杀无赦!”大战一触即发,空气空前紧张。

非但前线气氛如此紧张,就连身在上林苑中的皇帝也坐立不安。他召卫青、韩嫣、公孙敖、苏建等人来到御帐中,这是皇帝在上林苑中的行宫,完全一副军帐的‘摸’样,一张大大的羊皮缝制而成地图占了大半个空间。上面清晰的标记这汉地和匈奴地形、对峙情况,其上匈奴的部分情况主要来自于前朝的积累,卫青和公孙敖的匈奴之行带来了匈奴的新情况,使地图得到了细化。

皇帝十分罕见的着一身戎装,卫青、公孙敖等人一进大帐便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不安,此次行动,皇帝并没有告诉建章营中的诸人,一来皇帝觉得卫青等人年纪轻,资历浅,二者建章羽林尚在训练中,不能轻易投入战斗。

皇帝忧心忡忡,众人也不敢出言,凝视地图半晌,皇帝才转身道:“今日,朕有一个重大的决定,朕决定对匈奴开战了!”

众人闻言很是惊讶,一时间窃窃‘私’语,皇帝继续道:“在长安西北方的马邑,三十万汉军集结,设下一张大网,等待匈奴单于自投罗网。”

众人更是震惊,心直口快的公孙敖道:“陛下,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臣等早就等着那一天了,匈奴嚣张跋扈,是时候给他们狠狠的一击了。”

韩嫣道:“陛下对匈奴动手,怎么能将我们撇下呢?”

皇帝未知可否,对卫青道:“卫青你怎么看?”

卫青‘欲’言又止:“陛下,这…,军国大事,臣才疏学浅,不敢妄言。”

皇帝:“朕明白你的谨慎,今日之事朕心里也没底,所以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但说无妨。”

卫青:“陛下圣明。对匈奴亮剑,表明我大汉不甘受辱的决心,那是理所当然的,陛下能布下落网,‘诱’使匈奴深入,是再好不过的计谋。”

皇帝:“别尽捡好听的说,朕想听听,现在动手,我们还有什么不足。”

卫青:“诺!陛下恕罪,臣以为,此时对匈奴动手确实有些早了,七国之‘乱’以后,我汉军十几年无大战,军备多年没有加强,恐怕目前还真不是匈奴的对手。”

皇帝长叹一口气的:“唉!你说的朕知道,汉军南北军拱卫京辅,实现的是前朝传下来的征兵制,兵源还算不错,装备也是最为‘精’良,但是一年一次轮换,日常训练不足,难以和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相比。各郡国之兵就更不用说了,维持地方治安尚可,要上阵打仗,实在是强其所难,边地戍卒多为征发徭役,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啊!”

卫青:“陛下圣明!”

皇帝:“如今汉军的现状朕是明白的,所以朕设建章营,又将你们命名为羽林骑,就是希望你们能如羽之疾,如林之多,要是有一天汉军都如羽林儿郎,朕也不用发愁了。”

卫青:“陛下的良苦用心,臣等明白,臣等在上林苑中,一日不敢懈怠,为的就是有一天上阵杀敌,为陛下分忧。陛下慧眼如炬,陛下说的,正是我汉军眼下的软肋,既然陛下已经找到了症结所在,这个问题一定能解决。”

卫青早就看清楚汉军积弱的根源在于征兵制度,但是他希望这句话由皇帝说出来,毕竟,显得比皇帝更高明是一件危险的事儿。

皇帝还没发话,韩嫣就抢先说道:“当年秦国有专‘门’的军户,祖祖辈辈都已从军为职业,如今,陛下的期‘门’羽林军,都是烈士之后,良家之子,招到军中,也是一辈子的军人。眼下,汉军是要能改征兵制为募兵制,陛下您说,如果日后汉军都是这样的人,自小艰苦训练,是不是肯定能战胜匈奴人?”说完一双妙目含情看着皇帝,让一旁的卫青等人极为不安,却又不得不忍受。

韩嫣相貌俊美,甚至将诸多‘女’子比了下去,皇帝也十分宠爱他,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韩嫣仗着皇帝的宠幸,平日里十分跋扈,就算在皇帝面前也经常口无遮拦。这次,他一番长篇大论,就是为了压住卫青一头,显示自己的高明。

谁知事与愿违,皇帝对韩嫣的这种卖‘弄’有些不快,却还是笑着说道:“呵呵,你韩嫣不读书,竟然也知道征兵、募兵之别。”

“陛下您取笑我,我不但知道征兵、募兵,我还知道当年吴起横行天下,绝无敌手的武卒就是招募而来的。”韩嫣说这话的时候媚眼如丝,白了皇帝一眼,那种媚态,让卫青、公孙敖等人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韩嫣继续说道:“陛下,要是改原来一年半载的兵役为职业军人,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再上战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