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征高句丽(2/4)

作者:玩蛇怪
部落一样的国家占据,显然是有些暴殄天物。

因此从很早之前,他就对东北虎视眈眈,想要把这些国家吞并。

但之前是时机不对,东北地区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后世很多南方人以为东三省离北京很近。

然而从湖北武汉到北京直线距离大概是1000公里,而从东北哈尔滨到北京1200公里。

在汉朝更不用多说。

汉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洛阳,经济和人口重心在河南跟河北,能够控制幽州地区,也就是后世河北承德、唐山以及辽宁省都不容易,更别说打到吉林和黑龙江去。

因此在唐朝李世民灭高句丽之前,东北都不通中国。甚至即便是唐朝灭高句丽,也仅仅只是勉强控制,真正融入要到明清时期。

现在后世的东北三省当中,一半辽宁省和一半吉林省被高句丽国占据。

历史上它曾经与曹魏集团发生过战争,曹魏攻破了高句丽都城丸都城(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东逃到沃沮,曹魏以为高句丽已经灭国,因而罢兵回朝。

结果高句丽卷土重来,重建了丸都城,一直到唐朝才被灭掉。

而另外一半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则分别被夫余国和挹娄国占据,因为过于偏远,除了偶尔内战或者跟高句丽以及西部鲜卑打打之外,其余时间都是正常发展。

这些年来陈暮对东北确实有想法,但奈何没什么机会。

不过随着最近几年京杭大运河的全面开通,再加上蒸汽船只的流行,不管是从青州前往辽东半岛,还是从幽州过去,都方便了许多。

以前从临淄去辽东半岛,坐船得好几天时间,而且当时汉朝的船只技术也不利于海上航行,容易迷失或者遇到风浪。

现在情况好了不少,如果从洛阳出发,船队到临淄只要一天时间,再从临淄到辽东半岛,只要半天时间。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临淄和涿县发展之后,辐射了三韩半岛以及东北辽州地区。

这些地方逐渐繁荣昌盛,吸引了不少高句丽人、夫余人、挹娄人、秽貊人、沃沮人前来生活,东北土著部落百姓并不抗拒成为大汉的一部分。

想也知道。

现在大汉对于民族融合政策非常宽松,周围少数民族愿意融入的,往往都会给予优厚条件,让他们享受跟汉朝百姓一样的对待。

更何况如今汉人在医疗、教育、生活、饮食、居住上享受的资源远不是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土著可以相比。

与其在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沿岸渔猎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还不如南下去辽东进厂打工来得安逸。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大汉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对于原始部落来说,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社会差异的巨大化,会导致渔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会加强。

就好像农村人口大量减少,是因为务农带来的经济收益非常低,进城打工的收益是务农的好几倍。

那么农村人就会蜂拥涌入城市,成为所谓的农民工,自然也就会成为一种趋势。

后世无数人向往去美利坚,不也是抱着这样的心理吗?

所以现在辽东地区其实吸纳了大量的东北各国人口,在民族融合方面,并没有产生很大的问题。

这样一来,如果朝廷决定拿下东北,至少在民心上,不用担心成为阻碍。

于是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

陈暮暗中筹备夺取东北的计划。

章武二十年初,临淄火器局开始大量打造火器。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火器更迭速度,防止出现清朝那种火器僵化的局面,朝廷在各州都设立了国企兵器制造公司。

每十年六大军区就会更新一批火器装备,而对这些火器的要求也会日益增加。

如果青州兵器装备制造公司的研发更迭速度变慢,那么各个军区的订单自然也会流向那些设计更先进的武器制造公司,不去临淄下订单。

这无疑会让青州兵器装备制造公司增添几分危机感,从而更着重于武器的研发和设计工作,从而保证技术的领先。

后世各国都是这个套路,不算新鲜。不过至少目前来说,青州的火器装备还是最先进的,各个军区进行装备采购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临淄的火器制造。

而为了夺取东北,首先进行火器批量装备的自然是东北军区。

东北军区设立在辽东郡,辐射范围是辽州、韩州、以及大汉目前控制的倭奴岛,范围大概在后世内蒙赤峰、通辽、辽宁省、朝鲜、韩国以及日本九州岛。

火器更迭也需要循序渐进,很多士兵才从冷兵器时代转换到火器时代,根本不适应,因此东北军区五万人,只装备一万五千火器军。

其余三万五千人,由步兵、弓兵、骑兵、水军组成,目前主要集中在辽东郡、乐浪郡一带,针对的谁自然不言而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