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2章 中国名片(1/5)

作者:坐望敬亭
从天上看去,沪上市区大片都是漆黑的,其中点缀着零星的光带。

沪上搞浦东开发,将之前在沪上有过投资的外国企业联系了个遍,可响应者廖寥,且都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哪家外商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所以一把手来亲自接机,也就不奇怪了。

寒暄一阵,众人上车。

沪上方面将林朝阳一行人安排在了新锦江饭店,到饭店安顿下来已经是九点多了,时间太晚,一路舟车劳顿,大家早早便休息了。

第二天,政府一把手一早又来到了新锦江饭店,昨晚他便说了要陪林朝阳夫妻俩吃早饭。

1988年开业的新锦江饭店是如今沪上的第一高楼,153米的高度可以俯瞰整个沪上。

在他的陪同下,一行人乘电梯至上顶层的观景台,再乘电梯下到41层的旋转餐厅。

「这里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旋转餐厅,有424个餐位,再这里聚餐品茶,可以欣赏到浑然一体的云天星斗和沪上美景。」

一把手在介绍旋转餐厅时,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

他骄傲的不是餐厅本身,而是脚下的这片热土。

今天的早餐,说是早餐,不如说是一把手借早餐专为林朝阳夫妻举行的推介会。

一进餐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落地玻璃窗前的巨大圆桌所吸引1,上面放着两幅大照片。一张是沪上地图,一张是浦东地图。

与下方的沪上风景互为对照,相得益彰。

另外上面还有一幅沙盘,准确的说是陆家嘴中心区灯光模型。

「这是我们准备在年后向老人家汇报的模型,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先拿朝阳同志、玉书同志您二位练练手,给二位介绍一番如何?」一把手风趣的说道。

林朝阳夫妻俩自无不可,这种事本来就是应该的。

「开发浦东,第一个需要的是钱,实话对二位讲,我们没钱,不是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是我们政府的钱还有更重要的用处,不能挪到开发上。

二位能来,我要代表沪上市政府、沪上人民表示感谢-”

开发浦东的第一步是开发陆家嘴,我们对陆家嘴的规划是这样的。

目前的陆家嘴是已有路网的,但都是沿着黄浦江岸线走向且比较窄,最宽的浦东大道也只有双向四车道。

随着开发量上去,交通肯定无法承载———”

一把手的介绍跟一般的招商话术不同,多少有点高屋建领,这不仅是因为他跟一般的招商领导站的高度不一样,最关键的是他也没把林朝阳、陶玉书夫妻俩当成一般的为了利益而来的商人。

能在祖国的一声号召下,二话不说来到浦东投资的,那能是一般的商人?

这顿早餐持续的时间可比平时长多了,但大家并未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等讲得差不多了,一把手便打算带着林朝阳一行人亲自到浦东走一走。

可就在这个时候,秘书走过来跟一把手耳语了几句,一把手神色郑重起来。

待秘书退下去之后,他冲着林朝阳夫妻露出笑容。

「二位跟我去西郊宾馆走一趟吧。」

西郊宾馆?

见夫妻俩不解其意,一把手便轻声解释了两句。

等到下午,一把手还有事要忙,便让副手倪同志陪同林朝阳夫妻俩到浦东考察考察。

沪上人有云: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九十年代之前,沪上市区的面积很小,从地图上看,地域广阔的浦东更能吸引人的主意。

可惜的是自沪上开埠以来,沪上的发展就是向西的,从黄浦江的西面开始,

之后有了公共租界、有了外滩、有了南京路、有了以国际饭店为市中心的原点。

经过百年的发展,浦东与浦西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浦东,西侧沿江从南到北,形成了沪上的主要港区。

港区内,厂区、商业、生活区拥挤在一块,这里也是最早形成的浦东城市化区域。

但遗憾的是这里并没有形成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两岸共同繁荣的局面。

多年以来浦东的市政建设一直落后于浦西,道路狭隘,居住条件简陋,文化设施稀少,水陆交通极为不便。

在倪同志的带领下,林朝阳一行人来到了东昌路。

这里是浦东地区最繁荣的商业街,被沪上人民戏称为浦东的南京路,与之成丁字形相交的一条叫烂泥渡路。

烂泥渡路大约四五米宽,一旦雨天,水漫泥路。

”---那边的煤码头,早年间码头工人大多来自苏北农村,逃荒到浦东,在烂泥渡搭起简棚作为挡风避雨的居所。

所以沪上有句俗语,叫‘若要苦,来到杨树浦,再要苦,来到烂泥渡。’

这边的人都习惯管去浦西叫到‘沪上’去,因为浦东不是沪上,是乡下。」

倪同志在介绍情况的语气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