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山区位处国之中部,山大谷深,林密土肥,得之者甚至可凭其为基业之觊觎天下。
元末明初,朱元璋派邓愈率大军驱赶郧阳山区的居民,将郧阳列为最大的封禁山区。
「空其地,禁民不得入」,并设重兵扼守盘查,禁民进入。
明中期后伴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又因为连年的天灾人祸,失去土地的农民数以千百万计,遍布于国中。
郧阳山区内有广袤的山野沃土,加之长久以来的封禁,逐渐使得越来越多人铤而走险逃入山区之中求生。
明廷几次驱逐,甚至派遣军兵镇压,但是最终还是收效甚微。
明成化十二年,明廷改变了方略,认为堵不如疏。
于是便于原先郧阳府城的基础之上,设立郧阳府,府治郧阳府城,使流民就地附籍,直接对郧阳山区流民进行管理。
因为流民的问题遍及各地,于是郧阳府抚治面积不断扩大,规模最大时,曾辖四省化的重心。
现今,郧阳府才是真正的王霸之地。
后世对于郧阳府,用一句话将其地势的重要完全的形容了出来。
东近襄樊,西边兴汉,南接武当,北达商洛,扼雍梁之门户,为秦豫之咽喉,实荆襄之屏藩。
「郧阳府是陕西、湖广、四川、河南的门户和咽喉要道,商旅不绝,公文四达,掌控郧阳,便等于将主动之权牢牢的攥在手中。」
控制郧县,都能掌握几乎整个汉江流域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而且最为的重要的是,若是我们能够控制郧阳府,这千里的沃野可以为我们供给充足的粮草。」
「山间的山民是上好的兵员,从河南逃荒而来的灾民则是最好的人力。」
郧阳府山民众多民风彪悍,因为河南的灾荒,如今郧阳府内流民满地,根本不乏人力。
山峦千里,地势险要,山大谷深,林密土肥,水源充足,有沃野千里。
「只可惜,现在时机未到……」
陈望双目微凝,现如今这样的情况他不可能实际掌控郧阳府。
如今他作为汉中府的总兵,统管一镇兵马已经是达到了极限。
汉中府内的事务,也都是陈望通过各种渠道来掌控,明面上也并不是归属于陈望控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下的动荡,明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确实在逐渐的缩小。
不然陈望也无法在暗中掌控汉中卫,同时还发展了军器局。
但是也还远远不到崩坏的时候,在地方上目前还没有割据的土壤。
府州、卫所、营镇三方在地方之上泾渭分明,基本不允许统管。
陈望之所以能够以汉中镇镇将的身份兼管汉中卫,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汉中府兵力不足,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因为这一点,再加上孙传庭不拘一格,力排众议之下的安排之下,陈望才能够代管汉中卫一段时间。
但是随着危险的解决,勤王之后,陈望身上汉中卫指挥使同知的身份,很快便被收回了上去。
因为有辽东的前车之鉴,所以无论是崇祯,还是朝廷内的文官,对于武将一直都是严防死守。
目的便是防止有武将在掌握军兵的同时,还自己能够筹措到粮饷,进而形成割据。
因此陈望一直以来行事都是小心翼翼,再三谨慎,尽可能的不做多余的事情,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陈望在地方上做的最为出格的事情,也就是广修水利工程,收拢无主的田亩,以及发展军器局。
而这些事情,也是因为上面有孙传庭兜底,陈望才敢去做。
要是没有足够的借口,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插手地方的事务,一旦被参奏上去,朝廷必然会派人下来严加调查,更不用提什么大一点的变革了。
不过,这并非代表陈望没有一点办法来掌控郧阳府。
陈望之所以迫使着常国安向北逃窜,又派遣胡知礼和常国安暗中勾连,更是领兵亲自北上郧阳府,这一切自然都是具有目的。
他这一次前来面见郧阳府的巡抚,也正是为了之后在郧阳府的行事,能够光明正大。
胡知礼眉头紧蹙,牵引着缰绳,驾驭着战马再度靠近了陈望些许。
「望哥,张献忠和罗汝才眼下看起来声势虽大,但是这一次四省集结了超过十余万的兵马,自四面围堵而来,四省兵马皆是四省名将统领。」
「我感觉张献忠和罗汝才,只怕是多凶少吉,若是他们被剿灭了,南方局势安定……」
陈望眼神微动,举起了马鞭止住了胡知礼后续的话语,他很清楚胡知礼想要说什么。
「现如今四省兵力合力围剿看似声势浩大,但实际上杨嗣昌所谓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漏洞百出。」
「湖广兵马陈平日久,不堪大战;川兵倒是能战,秦良玉已经领土兵从石柱驰援而来,但是四川巡抚邵捷春和杨嗣昌政见不合。」
「陕西兵马、河南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