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齐国公主齐姜,韩十一的建议(5/9)
作者:渝中炆
同一时间,一支信号箭冲天而起。>
轰隆隆……>
四千鹰甲卫在花木兰的带领下席卷而来。>
“呜!”>
号角声,警报声响起。>
但很快被马蹄声取代。>
四千鹰甲卫在花木兰的带领下冲进了临淄。>
另一边,韩十一带着一千鹰甲卫,三千白马营和两千魏武营围住了临淄城外的齐军军营。>
在战国大陆,齐国为东方之强,负山海之利,养技击之士,成天下之重。齐国在国都临淄以及高唐、平陆、即墨、莒城屯驻精兵,号为“五都之兵”。>
历史上,齐国伐燕,就是由大将匡章统领“五都之兵”,在北方兵团的配合下完成任务的。“五都之兵”是齐国倚重的攻防主力,但这种设置有其内在缺陷。>
齐国实行军政合一体制,五都是五大节点型城邑,国都临淄居中,高唐在北,平陆在西,即墨在东,莒城在南,五都之兵的军事长官兼任当地的行政长官,五都驻扎的常备军有其固定防区,攻则一动皆动,守则一呼百应。但看似完美的体系设计是以牺牲战略兵团的机动性和整体性为代价。>
战国竞争、大国较量,关键时刻攻防转换节奏非常快,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当时诸雄角力,既是资源的竞争,也是制度的竞争,两者结合之下,如何把人力、物力有效组织起来,做到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在攻防之间自由切换,成为关键问题。攻防兼备、动静自如,具有强大战略机动性的国家往往会脱颖而出。>
这次姜辰选择出兵齐国,也是利用这一点。>
齐国的五都之兵中,临淄有八万大军,高唐有四万,平陆有三万,即墨两万,莒城两万。而除了五都之兵之外,还有北方军团,西方军团和南方军团。>
在三大军团中,北方军团有七万,西方军团有五万,南方军团有三万。>
现在齐国联合魏国,宋国南征吴国,调动了临淄四万大军,还有西方军团的两万大军,南方军团的一万大军共七万。>
这也意味着临淄只有四万大军了。>
而在这四万大军之中,一万是驻守临淄城的,另外的三万在临淄城外的军营之中。>
为了拿下临淄,姜辰的计划就是让韩十一率军封锁齐军军营。>
白马营和鹰甲卫攻城拔寨可能会造成损失,但野战绝对无敌。>
只要齐军出营就可以灭杀他们,而齐军不出营,临淄就可以拿下了。>
只要俘虏了齐王,这次出兵齐国的计划就成功一半了。>
……>
临淄城。>
临淄城由大城和小城组成,大城南北近4.5公里,东西约3.5公里,小城在大城的西南角,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大城内有八座城门,小城内有五座城门,>
四千鹰甲卫,修为最低是二流武者。一流武者有两千多人,先天境有几百人,在花木兰的带领下,齐军的守卫来不及防备就被击溃了。>
一个时辰后,临淄的七座外城门全部被鹰甲卫拿下,数千齐军被击溃。>
“这就是齐国王宫。”>
姜辰来到了齐国王宫前。>
“大王,现在就攻击吗?”花木兰问道。>
“攻。”姜辰沉声道。>
“杀。”>
一千鹰甲卫施展轻功,杀上了齐国王宫。>
……>
齐国王宫。>
“你是说是吴国军队杀入了临淄?你当寡人是傻子吗?吴国军队怎么躲过重重关卡杀入临淄的?”齐威王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皇宫。>
“大王,就是吴国军队,现在城门已经被占据了。”宦官回答道。>
“大王,为今最重要的解决眼前的危机。”淳于髡说道。>
淳于髡是齐威王的心腹。>
淳于髡赘婿出身,以博学着称。是齐威王在稷下招揽学者,淳于髡初被任为大夫。后多次讽谏齐威王和邹忌改革内政。历史上楚国攻打齐国时,淳于髡到赵国求援,赵王给以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军因而主动撤退。后淳于髡到了魏国,魏惠王拟命其为卿相,淳于髡辞去。>
淳于髡博学多才,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其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对齐国新兴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对齐国的振兴与强盛、对威、宣之际稷下之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淳于大夫,你有什么办法?”齐威王问道。>
“大王,为今之计只能先离开临淄,然后调集大军围剿吴军。”淳于髡说道。>
“大王,我觉得淳于大夫说的是。”邹忌也说道。>
“大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