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之后,法兰西,巴黎>
黎明的日光倾洒在晨间的街道上,道路两侧行人寥寥,这个时间点,大多数巴黎市民都还在梦乡之中。>
但对于奔走在大街小巷,不辞辛劳的报童们来说,每日的晨曦就是他们工作开始的信号,毕竟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早间晨报是最为畅销的报纸。>
每一个报童的挎包里都塞满了平时三倍数量的新闻纸,沉甸甸的挎包压的他们稍微有些喘不过气,但所有报童的脚步却都是轻盈而欢快的。>
他们挥舞着手上的报纸,向来来往往的行人们吆喝着,甚至就连那叫卖吆喝的喊声也要比平日响亮几分:>
“金融消息报的特别刊!科西嘉王国一个月战胜撒丁王国,尼斯重回法兰西!”>
“号外号外!撒丁王国战败,割让撒丁尼亚与尼斯,自此改称萨伏伊王国!”>
“观测者日报社的最新增刊!波拿巴阁下为法兰西重夺尼斯,十万尼斯市民回归鸢尾花旗下!”>
...>
络绎不绝的吆喝声将南方来的捷报带给整个巴黎的市民。>
过往行人纷纷停下脚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都听到了什么:>
一个月时间,眨眼而逝的一个月时间,这短暂的三十天都够自己做些什么呢?>
旅行者最多可以往返一次巴黎与南特,小商贩最多可以给自己的保险柜里添上十几枚银币。>
而就是这短暂的三十天时间,竟足以让科西嘉王国战胜富饶强大的撒丁王国?!>
要知道,在三个月之前,科西嘉的首府阿雅克肖还在遭受撒丁王国的全面入侵,危在旦夕。>
当时不少政治评论家都表现出了极为悲观的态度,认为主动请缨加入意大利战争的劳伦斯·波拿巴首相实际上是将他的王国拖入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可是现在,看看那些新闻纸上白纸黑字的报道吧,科西嘉人守住了阿雅克肖,反攻了撒丁尼亚,甚至还用一个月时间便打进了都灵,将这个觊觎本国土地五十年之久的强大领国狠狠踩在了脚下。>
如果有人在三个月之前,阿雅克肖之围的战局还难分胜负之时,就预测科西嘉人最终能够迫使卡洛·埃马努埃莱三世签下一份屈辱的和约,绝对不会有人对这种白痴一样的言论多看一眼。>
法国民众也都清楚,科西嘉王国实际上是代表着法兰西加入到了意大利战争之中,科西嘉人的胜利自然也是法国人的胜利。>
而对于法兰西王国来说,这样一场鼓舞人心的胜利实在是太难得了。>
七年战争的惨败仍旧留在所有法国人的心中,成为一块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疤。>
数以十万计的人民,数以百万计公顷的土地,数以亿计的财富,统统被割让给了海峡对岸的,他们最为憎恶的英国佬。>
欧陆雄狮的威望一落千丈,以至于路易十五看到贫瘠的科西嘉岛主动归顺法兰西时,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了欣喜若狂。>
国事艰难如此,而在这种时局之下,科西嘉人在意大利的胜利无疑是给沉闷压抑的法国民众内心送来了一缕清风。>
尽管这并不足以抚平七年战争的伤痛,但能够对撒丁王国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就已经足以让法兰西民众们为之欢呼庆祝了,毕竟他们也不喜欢南方这个有着领土纠纷与边境摩擦的领国。>
街道上的巴黎市民们纷纷慷慨解囊,拿到新闻纸之后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就连许多不识字的贫民也要掏出荷包买来一张便宜廉价的观测者日报,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由识字的市民念给他们听。>
观测者日报社对这条捷报特地增发了一篇特刊,以英雄史诗的笔法详细描绘了劳伦斯·波拿巴首相的丰功伟绩,读来让人觉得好似一篇骑士小说中的主角。>
而根据观测者日报社的报道,在卡洛·埃马努埃莱三世于都灵王宫向科西嘉使者递交和平条约之后,整个王国境内的战争便基本结束了。>
在南方的尼斯,一位名为安德烈·达武的法国军官,同时也是王储殿下枢密骑士团的成员,率领少量军队顽强抵抗住了撒丁王储维托里奥率领的一万大军。>
当时这位心高气傲的王子根本不相信都灵陷落和王国投降的事实,在接到父亲亲自下达的停火命令之后仍然没有撤去对尼斯的包围,甚至还打算不计代价地强攻夺下尼斯。>
在这危急关头,普罗旺斯行省的二级总督,也是劳伦斯·波拿巴首相的兄长,卡洛·波拿巴阁下亲自带领一小支民兵前往了尼斯。>
维托里奥王子尽管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但他还没有精神崩溃到丧失理智的地步,在那飘扬的法兰西军旗面前,他也只能灰溜溜地撤走了军队。>
传言称这位撒丁王子在撤军的当天便气晕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