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3章 蒋介石再举北伐 冯玉祥自顾不暇(3/4)

作者:胡世奕
建了三个军,但元气仍有待恢复;如此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欲迎战,胜算实是很。然而,当张作霖想到自己已是堂堂“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时,也就觉得不能示弱,再是不利也得拼上一阵;否则,不战自溃岂不被世人耻笑?

因此,他打肿脸充胖子似地横下了一条心“要与‘北伐军’决个雌雄;若是打得赢,最好;若是打不赢,再撤回关外去不迟”。

张作霖如此思定后,即召集诸将会议部署迎战。

经部署,退驻鲁中的张宗昌正面迎战欲沿津浦路北上、犯鲁的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驻于鲁南的孙传芳阻截欲由豫入鲁的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并切断“北伐军”的“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之间的联系。而驻于直隶的张学良与褚玉璞则扼守“直、豫”边界的彰德与大名一线,以阻截欲沿京汉路北上、入直隶的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

而此前,韩麟春因病去职,已接任其职了的杨宇霆阻截欲出娘子关东进、入直隶的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已进入晋北的张作相继续对驻守雁门关的“第三集团军”商震部施压,以牵制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吴俊升则坐镇奉天,以确保“东三省”的安全,并兼作“总预备队”策应各路。

张作霖如此部署,倒是方寸不乱、可谓缜密有序,针锋相对地欲与“北伐军”一决雌雄。只是,毕竟已自感力不如人、而心中有点虚;但事已至此,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龙潭大战”中遭受重创的孙传芳,总算在张作霖的资助下招兵买马补充兵力后、又有了三个军的编制;于是,孙传芳复《任》“安*国*军*第一方面军团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郑俊彦《任》“第二军军长”,李宝璋《任》“第三军军长”。

此时,孙传芳部驻于鲁南,可谓山东前哨;为阻截“北伐军”并切断蒋介石部与冯玉祥部的联系,孙传芳决定“先发制人南下‘苏、皖’,袭取徐州西侧的丰县、砀山等地”。

为此,他《命》郑俊彦“留守济宁”,李宝璋“驻守荷泽”;自己则亲率“第一军”,以“第十一师师长”马宝珩为“前敌总指挥”,由济宁南下、主动出击了。

不过,未待孙传芳率部南下,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却已兵分两路北上了。

一路由刘峙的“第一军团”与陈调元的“第二军团”沿津浦路北上、直插鲁中,另一路则由贺耀祖率其“第三军团”经苏西北的沛县、突入鲁南。

于是,孙传芳与老对手贺耀祖又在鲁南的金乡、鱼台一带遭遇。

曾屡遭挫折的孙传芳部,此时倒是知耻而后勇;激战两日,竟将贺耀祖部击溃,夺占了金乡、鱼台,并进而攻取了苏北的沛县、丰县。

与此同时,受冯玉祥派遣东进攻鲁的孙良诚与韩复榘部也被李宝璋阻截在荷泽,两军对峙、陷入胶着状态。

本来,蒋介石已没把孙传芳放在眼里;所以,只派了贺耀祖与其单挑独斗;却想不到,孙传芳还有如此能耐,竟然将贺耀祖击败、而先声夺人,出人意料地使“北伐军”马失前蹄了。

于是,蒋介石赶紧派遣方振武率“第四军团”驰援,这才抵住了孙传芳的攻势。

不过,沿津浦路而上的刘峙与陈调元部倒是顺利。

因为,张宗昌部在河南大溃后、元气尚未恢复,将士多有畏战怯阵情绪,见“北伐军”来攻即闻风丧胆、不战自溃。

张宗昌见军心如此、不可收拾,只得放弃抵抗、退守泰安与济南。因此,刘峙与陈调元等部并无大战就、轻易地占领了枣庄、滕州、刍城等地。

如此一来,鲁南的孙传芳有后路被断之虞了。孙传芳一看情况不妙,赶紧趁济宁尚未丢失之时,速撤军退回济宁。

因此,已被孙传芳攻取了的沛县、丰县、鱼台、金乡等地复被“北伐军”收复。

孙传芳后撤了,驻守荷泽的李宝璋部即被撼;于是,李宝璋也弃城撤退,“北伐军”与“安*国*军”在荷泽的对峙局面被突破。

“第二集团军”孙良诚、韩复榘部袭取荷泽后、则一路东进,与“第一集团军”贺耀祖、方振武部会师后、又攻打济宁了。

此时,刘峙与陈调元也来会攻济宁。

孙传芳见济宁三面被围、自知孤城难守,遂又不得不弃城溃逃;仓皇逃窜的孙传芳部丢盔弃甲的甚是狼狈不堪;及至逃入济南,所部多已溃散、损失惨重;从此,孙传芳一蹶不振了。

“北伐军”攻取济宁后、又乘胜追击,早已闻风丧胆了的张宗昌部纷纷弃城而走;因此,“北伐军”又轻易地夺取了曹州、泰安、归德等地,兵锋迫近济南。

且,蒋介石率“第一集团军”沿津浦路而上、一路凯歌、节节胜利之时,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也按部署向“直、鲁”挺进了。只是,此时的冯玉祥却又遇到了麻烦。

先是,原“甘肃督军”陆洪涛的“部将”韩有禄、黄得贵等人,见冯玉祥与张作霖开仗了,则趁机起事“反冯”。

于是,“第二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