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顺着石阶走下码头,来到了江边。张一鸣小时候就听说过汨罗江,知道它发源于江西修水县,往西流经平江县、汨罗市至湘阴县进入湘江,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惊悉噩耗,怀着巨大的痛楚,告别了故乡秭归和首都郢,南行到长沙。由于心中放不下祖国,他又重返洞庭。最终残酷的现实使他感到救国无望,一腔热血付诸东流,在汨罗写完《离骚》后,投江而死,汨罗江也因此出名。面对着缓缓西流的江水,张一鸣知道它会因这场保卫长沙的战斗而再次出名了。
由于在上游,这里的江面不宽,河水平静、温柔,清澈见底,有一种天然的秀美,宛如未经世事的山村少女。可是这份宁静现在已被码头上逃难的人群给打破了,只听见船夫的呼喝声,大人的叫喊声,小孩的啼哭声,闹哄哄的响成了一片。不远处,工兵团的官兵们正在加紧架设浮桥。
顺着江边往上游走,张一鸣随便察看了几个工事,工事确实是钢筋混凝土的,非常坚固,这更增添了他的信心。他又仔细察看了顶上盖的被覆层,嫌被覆层太薄,对左凌峰说道:“通知下去,加厚被覆层,越厚越好,一定要能承受得起敌人的几发炮弹。”
“是,我马上通知。”
105师调属117军后没打过仗,这次来泽水,张一鸣把新25师放在北岸,105师放在南岸,凭这一点,左凌峰不能不敬佩他,谁不知道他是靠新25师起家的。军长舍得出老本,左凌峰当然也就暗下决心,这一仗105师无论如何也要竭尽全力,像新25师一样打出名气,也成为名震天下的雄师。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经过一处地堡的时候,一个正在往地堡顶上加土的士兵看到张一鸣,拿着铁锹就跑了过来。“军长!”
张一鸣看了看,这个士兵很年轻,约有16、7岁,身材矮小,黑瘦的脸上还带着一点稚气。他一时没想起来是谁,只是觉得有点面熟。那个士兵看他一脸的疑惑,有点失望,急忙说道:“军长,你不记得我了?我是隋明杰,我当壮丁的时候,你教过我打枪。”
听着他的四川口音,张一鸣终于想起来了:“哦,是你呀?你还真到我这里来了。”
“我们这一批壮丁都来了。军长,那天你走了以后,杜教官跟我们摆龙门阵,摆了你好多打仗的事情,我们都佩服得不得了,都想到你的部队来。没想到还真把我们送到117军来了,袁处长挑壮丁挑得很严,看我年纪小,个子矮,开始不愿意要我。我着急了,跟他说,‘我打枪是你们军长手把手教过的,准得很,你要不信,可以去问你们军长。’他听了就笑了,说,‘小兄弟,不用跟我吹牛,是真是假,你打几枪给我看看。’军长,我没给你丢脸,有一枪我打了个9环。”
“行啊,小伙子,看来我没白教你。”
隋明杰满意地笑了:“军长,到了部队,我找过你好几次,就是找不到。”当着左凌峰的面,他不敢说见军长的原因,他想到新25师去。
“现在不是见到了?怎么样,马上要打仗了,怕不怕?”
“不怕,我等打仗已经等了半年了,就盼着杀鬼子给我大哥报仇。”
“好,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到时候杀了多少鬼子,别忘了跟我说一声。”张一鸣抬起双手,替他整了整军帽。“去吧,好好修工事。当兵打仗,一定要记着这句话,‘不想死得早,工事要修好’。”
“是。”隋明杰敬了个礼,回到地堡上去了。
本章已完成!